为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,弘扬党的作风建设优良传统,增强党员廉洁意识,中文教研室党支部于4月3日组织“讲好廉政故事,涵养清风正气”主题党日活动。通过对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学习,结合李大钊先生的先进事迹,党员教师深刻领悟了李大钊同志坚定的理想信念、崇高的人格风范和廉洁自律的革命精神。
在“支部书记讲党课”环节,中文教研室支部书记魏玮通过典型案例和相关法规,围绕当前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主要问题进行深入解读,强调党员干部廉洁自律的重要性,号召支部党员教师以实际行动维护党风廉政建设成果,自觉弘扬廉洁文化。
支部宣传委员张悦结合自己的学术研究,为与会党员讲述了李大钊先生的伟大事迹和他的廉洁故事。
【李大钊先生廉洁奉公的一生】
1933年4月23日,薄雾中的北京街头,一支送葬队伍缓缓行进,将一位伟大的革命者送上归途。
六年前,李大钊同志英勇就义,慷慨赴死。如今,他终于得以长眠。这位“铁肩担道义,妙手著文章”的革命先驱,用生命诠释了信仰的力量,也用一生谱写了廉洁奉公的壮丽诗篇。
“黄卷青灯,茹苦食淡;冬一絮衣,夏一布衫”,李大钊的廉洁不仅体现在生活的清苦简朴上,更是一种融入骨血的政治信念。他出身寒门,自幼失怙,由祖父抚养长大,在儒家文化的熏陶中养成了爱国为民、恪守本分的家国情怀。即便学成归来、仕途坦荡,他依旧保持清贫简朴的生活:自带干粮上班,步行往返北大图书馆,把大部分薪酬捐助给青年学生和党的事业。家中日常节衣缩食,却从未因清贫动摇信念。
1927年5月1日,《晨报》在第二版刊登了《病床上之李夫人》的报道
李大钊深刻洞察腐败的根源,早在北洋军阀政府时期,他便以学者之笔犀利批判当权者的贪污腐败,指出“法律失其权威”是制度病根,呼吁建立“平民政治”,主张将权力还给人民。正是在对腐败深恶痛绝的基础上,他坚信必须通过真正服务于大众的政党,才能改变国家命运。他所构想的“平民的劳动家的政党”,最终在“南陈北李”建党倡议中坚定地命名为“中国共产党”。
不仅如此,李大钊始终将目光投向社会底层,关切人力车夫、童工孤儿、煤矿工人等民众疾苦,坚定认为“知识分子应走向民间、走向民众”,以行动践行“大同之道”,将人道精神和清廉理念融为一体,照亮民族前行的方向。
1927年,年仅38岁的李大钊在反动军阀的屠刀下英勇就义。他用牺牲完成了对理想的最后捍卫,他所说的“试看将来的环球,必是赤旗的世界”如今已成为现实。革命未竟,他的精神却早已融入时代洪流,成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道路上不灭的灯塔。
通过本次学习活动,支部教师纷纷表示,李大钊同志是我们心中永远的精神坐标。他以磊落之人格、简朴之生活树立了廉洁自律的典范,以“赤诚之心”践行了共产党员的初心使命。今后我们要以革命先烈为榜样,把对廉洁的坚守化为工作的动力,在新时代的征程上不断奋进,砥砺前行。
文:张悦 魏玮
图: 张悦 谢丹凌
上一条:3044am永利官网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举行“... 下一条:【青衿正风·文心铸魂系列】“鼓”动...